7月14日下午,学校邀请孙瀛老师为2020入职教师开展培训讲座。孙老师以“在研究中成长”为题,讲述了自己在职业道路上的经历。即将走上讲台开始教学生涯的我们,可能对自己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但孙老师提示我们要研究自己,未来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尽可能补足劣势。这让人联系到前几天的培训中李艳娟老师所提醒到的,根据首因效应,新老师的第一节课甚至是开学的前几节课,正处在容易在学生心目中建立第一印象的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尽快想清楚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更有针对性地去管理个人的形象。而这一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研究自己,认识自己。虽然我们常常认为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至少我们可以认识到,未来,作为新教师,年轻的面孔、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进而容易亲近学生和了解学生的想法等特点,可能成为我们初登讲台时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缺乏经验、高考方向把握不准、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不够强等劣势也会比较明显。为了补足劣势,我们在入职前还需要做更多的准备,自主研究考纲、《课程标准》、高考题等,争取对高考有更清晰的认识。
要想做一位研究型教师,只研究自己和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研究其他教师,研究我们的学生。一中对青年教师采取“1+2+3”的培养方式,每位青年教师都会有一位“师傅”,那么在未来,“师傅”会变成我们的主要学习对象。在教学上,如果能够勤思勤学,我们可能会尽快进入模仿别人走的阶段,但如果止步于模仿别人,我们将很难学会自己走。因此,为了进入扶着墙走甚至是自己走的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练习高考题和听课,更需要深入研究学生。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们也许有许许多多的共性,但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努力,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成长,认真且深入地了解他们,才能将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渗透于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走上放手自己走而不再依赖师傅的道路,成为有个性的教师。
7月15日下午,我们又认识到了智慧型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学校邀请马丽华老师为2020入职教师开展培训讲座,语文学科出身的马老师主要谈到了借助读有用、有格、有趣的书做智慧型教师这一点。
讲座开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凭什么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学科?这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正如马老师所说,我们除了肚里有货、眼里有责外,更要眼里有人。对于新教师而言,关注学生是非常有难度的。初上讲台的我们可能每天都如履薄冰,但这种谨慎更多的是关注自身,而不是关注学生。即便我们关注到了学生,也很可能是因为成绩而关注他们。但真正有智慧的老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不是每天只盯着学生的分数。在有智慧的老师眼中,学生既要成才,也要成人,甚至有时候他们希望学生先成人,后成才。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解惑者、授业者,更是传道者。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本人首先要成为独具人格魅力的人。如何成为灵魂有趣之人?读书可能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捷径。
此外,马老师通过展示“同课异构”的教案向我们说明,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不同,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会不同,教学行为就更会不同。人们常常认为高中教师迫于高考的压力,是最唯分数论的教师,但真正有智慧的教师能够意识到,读书可能会打破职业的禁锢,让我们的理念不再是狭隘地追求分数,更让我们成为真正眼中有人的教师。
语文:吕欢
这几天的培训,沉浸在老师们各种观点、各种技法和不同经验的海洋中,细细品味之后,发现自己荒芜已久的心灵迎来了一场甘霖,我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各位老师都把“专业”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十分认同。我们周围有很多会唱歌的人,但不全是专业的音乐人;我们周围有很多会做题的人,但不一定能够成为专业的教师。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我们需要潜心研究学科专业的规律,认真钻研教学的章法,让学生乐学、善思,逐渐具备多角度看世界的眼光。此外,马丽华老师“同课异构”的分享让我开始认真思考,我今后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我想要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去修炼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一系列问题。我想,教育不仅是给予,更是唤醒、赋能,也是自律、自修。璞玉待琢,任重道远,愿我能在之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之所长,为学生指点迷津,引领其探索语文学习的曲径通幽,领略文学的妙不可言。
生物:李昂
今天是7月15日,培训时间已经过半,“听课-讲座”的培训方式也逐渐日常化。老师们的讲座不局限于教师职业规划,而是涉及到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追求幸福感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提到的人生经历和宝贵经验,对我们新教师的起步发展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孙瀛老师分享了青年教师如何在研究中成长,指出青年教师应该首先研究自己,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关注学生的心理反馈,并懂得收放自如、恩威并施。其次,新教师应该研究教学,树立从教之根本。其中听课与大量练习高考题是较为实用且见效快的方法。另外,孙老师还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学助力,而与学生的相处之道则需要自己不断摸索。
马丽华老师的讲座主要从阅读方面切入,将读书与职业生涯以及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指出教师阅读不仅仅处于职业素养要求,更多的是作为独立个体适应快节奏社会的一种方式。在工作阅读、职业阅读、生命阅读三种形式中,职业阅读要求“有格”,即培养不可复制的内心,勤于思考社会中约定俗成的某些“道理”,以及面对法律、真理以及人性时怎样做出选择。生命阅读则倾向于有趣,一些“无用之书”恰恰可以使人保持与自己独处的能力。
生物:白璐
阔别一中四年,前几天才算真正地回归母校,有幸能来一中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的变化不大,我原以为自己会很陌生,但一进校门,亲切感和熟悉感就扑面而来,那时我才明白,我确实想念她很久了。再回来的场景在脑海中演练了千百遍,我以为我会很紧张,会被自己高中学习时较为压抑的情绪感染到,但是并没有,因为我身份变了,不在是当初害怕严格的老师、害怕繁多的学业、幼稚懵懂的学生,而成为了一名稍显稚嫩,却活力十足,经验不足但谦虚努力的新教师。这时,我才感觉到,我的学生生涯结束了,但作为教师的生涯,才刚刚开始。
这几天培训确实有些疲惫,大约半年没有这么早起过,也没有这么多任务需要我去认真完成,但是收货良多,听了很多前辈的课,也有一些骨干教师来给我们做讲座,帮助我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又为我们列举出很多新教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这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希望各位优秀的小伙伴们以及我自己在一中能够砥砺前行,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一中教师!
物理:刘小月
有很多人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很荣幸我成为了这光辉职业中的一员。新入职教师培训也已经到了第六天,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而在这两天的培训中,老师们的发言中虽没有太多华丽的词汇点缀,却处处展现着老师们的朴实与真诚,以及她们勤奋且敬业的工作态度。
7月14日,孙瀛老师以“在研究中成长”为主题和我们分享了新入职教师如何在学校快速扎根并稳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7月15日,马丽华老师以对两节课评议作导入,告诉我们今后要努力成长为一名智慧型教师,我对此感触颇深,也将会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越发的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他的责任是重大的。虽然此刻我仍心怀忐忑,但方向明确,脚步坚定!
未来,我们会成为什么类型的教师?幸福型?研究型?智慧型?虽然这几种类型在本质上不是互斥的,但每一类背后都有着不同老师的个性与思考。新教师们在培训中逐渐明白,我们应当先成为有独立思想、有个性的人,然后才能成为有个性、有风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