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动态

我校四名教师课例入选2024年自治区级“基础教育精品课”

4530

2025 - 08 - 10

5f5ab0c7bc0512bd573207eefd161ff9.png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结果的通知》,我校数学教师郭晓娟、英语教师付田丰、物理教师马汀、化学教师赵秀梅的课例荣获自治区级“基础教育精品课”

Image

Image


课例一


郭晓娟

多次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省级、部级优课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优秀教练员

基础教育精品课荣获自治区级奖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全市一等奖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案设计大赛高中组数学学科二等奖

Image
Image

向上滑动阅览


    郭晓娟老师的《向量基本定理》这节课,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清晰的逻辑,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借助丰富的多媒体手段、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引人入深,让学生经历共线向量基本定理与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充分领悟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风格既严谨又生动,能够准确把握学情,因材施教。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收获了新知,更培养了他们在具体情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Image


课例二


付田丰

教龄4年

英语专业八级

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优秀指导教师

Image
Image

向上滑动阅览


    付田丰老师的《Unit 3 Family matters Developing ideas: Writing about a family memory》写作课设计,体现以下核心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以“主题语境”为依托,同时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

    3. 基于目标设计内容、活动和评价,践行“导-学-评”一体化理念。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付田丰老师尽可能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以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情况和家人关系,加深对家庭成员的理解,促进沟通,最终生成一篇家庭回忆录,培养“珍视亲情、珍爱家庭”的良好品格。 

    回顾本次参赛过程,付田丰老师提到:“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关注了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在备课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存在障碍和发展需求,为学生量身打造一节‘无痛学习’的课例。感谢学校能够提供参赛的平台,在参赛过程中给予一切技术支持,助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成长;感谢英语教研组鼓励所有英语教师积极参赛;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傅张娜老师的倾力指导,帮助我打磨、完善本堂课的设计。相信在这样互助互信的土壤培育之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可以有机会塑造自我,实现终身的职业成长与发展。”

Image


课例三


马汀

获自治区基础教育精品课

实验说课比赛市级一等奖

实验说课比赛获评实验教学能手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市级优课

承担呼和浩特市空中课堂示范课

获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呼和浩特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

Image
Image

向上滑动阅览


    马汀老师本次参与基础教育实验精品课遴选活动报送作品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九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课堂实录。这一节作为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的拓展,同时也是由静体力学过渡到流体力学的学习,教材内容的可以概括为1个概念(流体)、1种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4个实验(硬币跳起、纸间吹气、机翼模型、压强传感器),教学素材丰富,探究活动丰富,更多强调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的素养。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着重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思路,注重实验之间的逻辑性,让对现象和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实验亮点展示

    (一)定性实验-分组实验

    情景一:手持两张A4纸上方,平行垂下,朝两张纸中间吹气。

    情景二:将两只纸船并排分开放置静止在水面上,向小船中间注水,观察小船之间距离变化。

    (二)定量实验-空气压强传感器改进演示实验

    对传统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仪进行改进,利用传感器采集压强数据,将压强大小数据化、可视化,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像,从定量角度更好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增强规律的信服度。

    (三)应用实验-自制树洞模型演示实验

    自制鼠洞教具让教材图片变成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拓展可以联系到岭南冷巷、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的原理,从动物的智慧联想到人类的智慧,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贯彻新课程标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的理念。

    马汀老师认为,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绝为做而做、重在参与、虎头蛇尾等低效或无效的实验设计仍然是要持续探索的命题。愿学生在一次次的的有效实验中被唤醒和启迪,逐渐形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主动意识和积极行为,向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不断迈进。

Image


课例四


赵秀梅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自治区级优课

自治区青年教师教案设计大赛高中化学组一等奖

承担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化学必修一物质的转化与分类教师教学资源包建设

呼和浩特市实验说课比赛高中化学组一等奖

承担呼和浩特市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带教下乡示范课

Image
Image

向上滑动阅览


    赵秀梅老师报送的课题是沪科技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本节课基于对课标、教材和高考试题的研究,以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完成主要任务为核心,通过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完成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素养的发展。

    通过纯水的导电性实验、精确测定纯水电导率实验、科学史话以及数据计算,深刻体会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微弱电离,学会书写水的电离方程式。

    在了解水的离子积含义过程中,共开展了4个学生活动。通过对化学平衡相关模型的迁移应用,学习水的电离平衡及水的离子积常数,通过问题链引发学生对KW的适用范围进行深度思考、理论分析,归纳出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进而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分析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教学过程中,通过高效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通过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

    对赵秀梅老师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深刻的体验,在准备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为了呈现一堂精彩的课程,反复修改教案,精心挑选素材,不断调整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最佳状态。这个过程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录制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和练习,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风格,也学会了如何控制语速、如何与镜头互动。

    近年来,我校对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培养以及各学科课程建设中的改革和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并通过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各类学术会议和研修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培养与发展工作,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助力课程教学的变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