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栏

艰苦的学习生活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43

2013 - 08 - 03

艰苦的学习生活

    国立绥中学生的待遇,当时规定所有沦陷区流亡出来的学生,都享受公费,经费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拨发。衣食用度全由校方供给,还每人发给一套由部队使用后退役下来的破旧被褥。1942年,教育部把公费待遇改为贷金,就是要求毕业后到社会工作,给国家偿还在校时所花用的款项。

    由于当时物质匮乏,加之从政府汇来的款项途经千里汇到宁夏银川的银行,再拨到陕坝的绥远银行给学校,用钱时往还报告、费时多日,往往是学校借钱度日。所以虽为公费,师生生活却十分艰苦。

    最初给学生们发的衣服也是部队退役下来的破旧军衣,冬棉夏单,有灰色,有黄色杂乱不一。单衣是半截裤,打绑腿。1942年冬以前,只发过一套单衣一套棉衣。单衣穿了一季,就破烂的不能再穿了,所以换季成了问题,于是夏天只好把棉衣里的棉花掏出,当单衣穿,冬天再把棉花塞进去,又成了棉袄。几经折腾,衣服就褴褛不堪了。至于鞋、袜就只有同学们自己动手了。学校给每个学生发够一双鞋的线麻,让学生自己动手编织的像草鞋一样的麻线鞋。同学们夏天赤脚穿鞋,冬天穿自织的毛袜子。学校给每个学生几两羊毛,自己捻成线,再用半尺来长的几根铁丝把两头捣尖,用来挑织袜子。就这样毛袜子加麻线鞋御寒过冬。在秋凉以后,每当课余,大家就抓紧时间捻毛线。那些远离爹妈的流浪学子,在那艰苦的环境里,大家除读书外,都学会了多种本领,也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1942年冬季的一天,傅作义将军到梅令庙视察学校,全校师生列队欢迎,由校长陪同从队前缓慢通过。当看到不少脸被冻得红肿,手和耳朵冻得流血水结疮痂的学生,傅作义总要轻轻抚摸面庞,捏捏耳朵,拉起手看看,对学生顿生怜痛之情,流露出热切的慈祥心肠。他当即下令决定给每个学生做一套新棉衣,第二天即派官员带领裁缝给学生量体裁衣,然后由陕坝几家裁缝铺加工赶制,不几天便运来学校发给学生。衣服是黑色粗布面、白里子内絮羊毛的棉制服。一省的父母官为一校学生解决御寒温暖的衣着,真乃雪中送炭啊!当时傅作义将军也穿的是粗布军衣,腰扎二指宽的皮带,脚登黑色粗面圆口便鞋,俨然是一个普通大兵的模样。这套衣服一直穿到抗日胜利之后。其间,仍然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棉变单、单变棉、以原装换季。

    师生们平时吃的是糜米稠粥或焖饭,就点咸菜或土豆烩菜。每十个人为一吃饭组,每组配以盛饭的木桶和笸箩,碗筷发给个人保管。每天轮流由一个值日生到伙房打饭。遇有节日还杀羊宰猪,打打牙祭。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伙食极差,人有时就吃当地人喂马的豌豆。

    学生的伙食是由学生自办。学校组织有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下设有一个伙食股。由伙食股吸收每班选出的一名代表组成伙食委员会,每学期改选一次。学校总务处按月把伙食经费拨给伙委会掌握使用。采购食物、安排膳食,全由伙委会负责。每月公布一次帐目。学生会下面还设有一个劳作股。学校迁到梅令庙以后,由劳作股组织学生开垦几亩菜地,种些蔬菜,以补充副食不足。

    学生住的宿舍除了召庙原有的房屋外,还自己动手脱土坯盖起了几栋简易的宿舍,每栋一连五室,只有一道门。每室一盘炕,每室窗户下筑有一个土台当桌子用,可供五人坐下学习。每个泥台下面有五个泥窑,供放书籍文具之用。就连占用召庙房屋做为宿舍的,也都修筑了这种供学习用的土设施。

    我们学校师生的宿舍,在夏秋之季,臭虫跳蚤群起光顾,不胜其扰。冬天则受冷冻之苦。河套地区没有煤炭,不论取暖做饭,都烧柴草,即被称为河套三件宝的“红柳、哈茅儿、芨芨草”。有时也烧牛粪。按学校规定宿舍取暖每天只在晚上烧一次炕火。由于屋大炕小,每到后半夜,炕渐渐凉了,室内温度降低,冻得受不了,人们就蜷缩在被窝里。每年冬季大家都是在这样挨冷受冻的境况下生活着。

    学校的生活环境不好,学习条件也很差了。在冬季,教室里没炉子生火,一点取暖的火星都没有,上课时师生一块挨冻,数九寒天零下30多度也是如此,冻的难以支持,便停顿一下讲课,由班长喊口令,大家起立原地踏步,待脚稍暖后,老师再接着讲课。

    在宿舍里进行晚自习,点的是麻油灯,大屋子配备两盏灯,每盏灯供五人学习。麻油灯光线暗淡,再加上抗战时期课本纸质低劣,铅印字迹不太清晰,学习起来煞费眼力。同时灯烟缕缕,满屋缭绕,非常熏人。每天起床后,同学们的鼻孔都是两个黑窟窿,吐出的痰也是黑色的。

    整个抗战时期,上课没有课桌。从建校就给每人发一个板凳一块小木板,上课时带到教室,下课后带回宿舍。凳子约小腿高,坐下后大腿正好保持平直,小木板放在双腿上,当课桌用。抄写演算画图等作业都在这块七寸宽、尺余长的小木板上,习惯了也还得心应手,使用自如。

    校方对学生的学习和作息要求比较严格,在课堂上每节课由当堂授课教师点名,班长按规定收发作业。平时作息主要由各班导师(班主任)负责。每天早晚自习在宿舍里,导师除起床后跟班早操外,早晚都要查自习。每天两个钟头的晚自习后,由班长吹哨集合站队,导师点名、讲话,集体唱歌,稍事活动后即就寝。就寝后必须熄灯,导师还要查寝,有时校长或训育主任也来查寝。如有夜不归宿者,即予记过以至开除。当时学生们真可谓是寒窗苦读,宿舍内到了后半夜导师不查寝了就又燃起灯火,不少学生又伏案学习了起来,冬天冷了,就围上被子学习。经过这样的勤奋学习,同学们的功课基础比较扎实。所以升人大学的,也都是所在院校的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