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成立与发展
抗战后,国民政府迁到陪都重庆,当时的教育部为收容沦陷各省的的流亡学生,在后方各地成立了许多国立中学。其中于1938年在陕西安康,为察哈尔和绥远两省的流亡学生,成立了国立第四中学。阎伟为校务委员会主任,阎伟,字致远,托克托县人,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曾在国民政府实业部供职,抗日战争前为绥远省教育厅长。绥远沦陷前夕,率教育厅部分人员撤往后方。国立四中建校后,阎伟深感在安康收容绥远流亡学生,路途遥远,山川阻隔,长途跋涉,辗转费时,不如在河套地区建一所中学,就近接纳流亡学子为好。于是在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二日为了筹划设置国立绥远中学,阎伟亲赴重庆,向国民政府教育部陈情,同时面商绥远省整个教育计划。国民政府教育部于七月二十四日下发了关于国立绥远中学之设置的指令,同意设置国立绥远中学,“唯以收容学生三百人为度。关于该中学经费,已另案饬遵……”
关于当时绥远省的中等教育情况,以及绥中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形,在一份《关于绥远省教育概况》中有如下叙述:“省中新教育自(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以后,全告停顿。本年春(1939年)初经教育部核准,在临河县陕坝镇设中学一校,该校于本年六月开办设初级中学六班,学生三百三十余人。教职员二十五人。唯成立将近半载,以交通梗阻往还通文电需时太久,所呈概算尚未核准,校中感受极大困难,加以大多数由沦陷区逃来之员生,经济来源断绝,转瞬严冬既至,更感目前严重问题。又自廿六年秋间各中等学校学生流亡外省共约三百人,除少数参加各部队工作外,其大多数均在安康国立第四中学及岷县中央政治学校包头分校肄业”。
1939年春,在当时绥远省战时省会所在地陕坝(今杭锦后旗),正式成立了国立绥远中学,并开始招生上课。
建校后,由阎伟自兼校长,梁漱溟之高足弟子李宸(字渊庭,托县人)任教导主任。学生大部分来自绥远沦陷地区;亦招收不少河套当地学生;同时还有一部分来自山西、河北、山东、察哈尔和东三省的流亡学生。当时学生人数即为300多人,由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其中初三1个班,初二1个班,初一分为甲、乙、丙、丁4个班,还有1个补习班。
绥中的建立无疑使当地教育落后的情况得到大的改观,同时也给沦陷区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学子带来希望,很多青年学生陆续来到绥中求学。建校三年即发展成为初高中班级齐全的完全中学。初高中各为三年制。一般是初中为双班即每个年级两个班;高中为单班。为解决河套地区小学的师资问题,从1941年开始,还开办了四年制的简易师范班,每年招收1个班。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在校学生最多时达700多人。为抗战时期绥远最高学府。1943年夏,高中第一班毕业。当时在大片国土沦丧的情况下,继续升学只能西行,即经宁夏分赴后方的兰州、西安、武功、城固和四川省,投考高等院校。同时,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也有一些奔赴这些地区的高中或专科学校求学的。 国立绥中在抗战时期的校长,历经三任,除首任校长由教育厅长阎伟兼任外,继任者为张淑良(字可旌),之后是又一任教育厅长潘秀仁(字箴四,解放前夕去台湾)兼任。在此期间包头人曹致富(字诚斋)曾在阎伟任校长时代理一段校长,其时正是学校因战事迁移宁夏借地读书的一段时间。担任过教导主任的有李宸、邢钟岳、贾武、卢继业等。担任过训育主任的有王绥之、孙茂宸、金载民等。担任过总务主任的有苗国华、卢继业等。1942年,学校发展成为完全中学之后,有教职工60多人。教师大多数是从敌占区逃亡出来的,他们原来都是国内老牌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北洋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辅仁大学、山西大学和东北大学等校毕业,有执教经验的老教师,也有国外留学生。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确是第一流的。先后任国文教师的有李宸、程维城、王绥之、王少周、赵锡、赵寒操、陶仲康、刘幻尘、乔殿重、王兰田等;数理化教师有曹减斋、贾武、苗国华、邢钟岳、胡向林、杨景贤、阎博群、信法刚、郑才、白焕瑜、翟瓒周、张世珍等;史地教师有张孟斌、孙茂宸、张鹏举、贾秉温、乔允中、卢继业、程子春、任兰田等;英语教师有阎秉乾、朱于平、贺宗升、李象山,段成梁等,其他如生物、卫生、公民、美术、音乐、体育、国书等课程的老师分别是雨化、李荣荫、李树茂、王桐岗、刁梦楚、刘岱、王纯、侯彦之、耿正范、孔博泉、邬震、王广统、于俊祥、刘恩绶、唐希舜、高赓宇等。
学校初建时,条件非常简陋。在陕坝南门里占用“屯垦队”合作社的仓库大院,分为三处,皆为破旧土房,有的教室是利用马棚改成。因校舍紧缺,乃于1941年暑期,西迁至距陕坝30多里的米仓县三道桥一处喇嘛召梅令庙。除了庙产房舍、经堂、殿宇、场地分别辟为校部、教室、礼堂、宿舍、伙房、操场外,还通过学生劳动,自建了一批土房,基本上能适应教学需要。此外,1942年秋,学校还从甘肃科学教育馆购回各种教学用挂图、仪器等,也基本上满足了师生教学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