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年代的一中
(1957年——1965年)
1957年春,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展整风运动。接着全国开始了反右斗争,学校也不例外,每周用两个或三个下午召开大会,各班派两名学生代表参加,揭露教师中一些所谓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经过半年的反右斗争,有6名教师被划成右派,他们分别受到降级、降薪、监督劳动、劳改等处分,直到“四人帮”倒台后,才得以平反。这次运动使全体教师受到很能大震动,思想上、行为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而对学生的思想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增强了学生的阶级斗争意识和识别香花与毒草的能力。这一时期搞政治运动,思想改造,参加劳动成了师生的主要任务,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受到冲击,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受到影响。但仍有相当多的师生坚持认真上课,刻苦学习。
1958年全国各条战线按照中央的布置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学校也一样,春季开学后一边上课,一边贯彻执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计划,一中分部办起三个工厂和一个农场。又与制药厂等厂挂勾,建立劳动锻炼点。同时还要参加市区和农村的公益劳动,在教师中展开了思想改造活动,跟班下厂和学生一块劳动或组织安排下乡劳动,劳动完毕做出鉴定。因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学校或社会上组织的大型劳动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白塔机场和乌素图水库工地都曾滴洒了师生们的汗水,提高了师生对劳动创造一切的认识。热爱劳动成为了时尚,而且也对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厦做出了应有贡献。
上半年,学校的政治气氛更加活跃,开展“双反”横扫“五气”,向党交心,订立个人“红专计划”,当时学校大张旗鼓地开过一次全体师生参加的“红专规划誓师大会”表达了全体师生的决心。大字报贴满了办公楼,楼上楼下的走廊,挂满了各教研组四周墙上。浓厚的政治气氛又激发了教师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
在给学生们灌输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在学生中开展“拔白旗、插红旗”运动。
学校由团委出面,班级以团支部为主,发动学生贴小字报,班里一些出身不好,平时又不靠近团组织的,公益活动不积极参加的,特别高年级的学习尖子,都被扣上“白专”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等帽子.定为“白旗”,每天组织学生开会,让其检查交代,然后批判,轮番作战,促其“过关”,极大地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58届高中班,每班挨整学生竟达十几、二十几人。致使有些学生升不了学、就不了业,背上包袱,耽误了他们做人的前途和报效祖国的理想。直到六十年代,这些曾被批判和拔过“白旗”的学生才得到甄别平反,卸掉了压在头上的政治包袱。与此同时,学校要求发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在教学改革中,物理组制作了许多教具,语文组编写了课外读物介绍和乡土教材。
上半年田耕校长调出,文教局长书路兼校长,德宝副校长任校长,魏魁、陈光亮任副校长。
1958年7月份根据市文教局指示,呼和浩特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以一中本部为校址成立呼市第八中学。原分部仍为呼市第一中学,并定为每个年级4个班全校共为24个班的完全中学。
下半年一开学,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精神,布置师生参与大跃进的工作,校园气氛一下不一样了,“以钢为纲、全民动员、大炼钢铁”、“十五年超英赶美”、“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大幅标语贴满校园。大跃进的声势迅速涉及学校。学校变成了钢铁学校,召开了大小动员会,建立民兵团,以年级为连、以班为排。高中各连建小高炉,初中各连到呼钢砸矿石、背矿石,在高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劳动并运用所学知识,在化学教师徐化民的指导下,高炉终于流出了铁水,土焦炉烧出了焦炭,我校率先炼出了第一炉铁,全市在一中召开了现场会。从此,开始了日夜轮番炼铁的战斗生活。文化课竟然一节也没有上。
由于市里任务紧急,一中钢铁团,又派出几个钢铁连支援呼市,至新城北垣街城墙炼钢炼铁,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接受钢水的洗礼。
三秋期间学校还派出学生,到郊区农村公社大队帮助秋收。全校广大师生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进一步培养了师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
这一年因为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特别是工业建设更为突出,呼市地区也建起了好多新工厂,向社会招收职工,我们学校也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放弃了学业直接到工厂或机关事业单位,参加了工作。高中各年级总共流失大约50个学生。原1957年入学的高34班,到1958年却变成高29班,原高29班成了上一年级最后一班。从这可见学生流失的严重。
1959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教育工件会议明确提出“教育工作的方针主要是“巩固、调整和提高”及“全日制学校应该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纠正在党员干部和部分师生中存在的宁“左”勿右的思想倾向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革命对象”等说法。
4月中旬团中央在成都会议提出:“要造成一种有利于学生用功读书的空气,改变那种把努力读书和走‘白专道路’等同起来的看法。”
学校再一次抓教学了,教师敢备课了,学生敢读书了,学校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并且推行了重点精讲、当堂巩固的教学改革,分别不同的教材,或者采取启发、讨论、总结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或者采取各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达到“重点精讲,当堂巩固”的目的。语文组研究了从字、词、句出发,讲清思想内容和文章的艺术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学校把学生、老师的劳动时间、场所都排成课表固定下来。教师跟班劳动,一年劳动一个月。教材由国家统一编辑、出版、发行,克服了在教材上学校各自为政的混乱现象。
暑假到了,根据中央通知精神,要保证师生有一个月假期。突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呼市发生了60年未遇的大洪水,把校门前的和平桥冲塌,古照壁被冲毁,校门及前院的二分之一校园被洪水冲走。还将校东侧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庆凯桥(俗称牛桥)也冲塌了。给学校师生带来了隔岸相望、路断桥没的暂时困难。原本安排的参加修建白塔飞机场的劳动也被取消,学校紧急组织了防洪救灾机构,抢险救灾。恢复工作直到秋季开学。
9月1日开学了,又一场政治风暴来临了,庐山会议结束,极左路线占了上风。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认真学习党的八届七中全会的决议及有关文件,展开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保卫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学习和辩论。
学校立即开展捍卫“三面红旗”的学习运动。围绕着“人民公社是否办早了、办糟了”、“大练钢铁是否得不偿失”、“大跃进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怎样对待革命群众运动”等问题,联系实际工作,在师生中展开了辩论,一时大小字报在校园内满天飞,学校的各项工作再次受到冲击。
当时,德宝代校长,就因坚持了客观实际,遭到批判,不久调离一中,由魏魁同志担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