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动态

群策群力研磨课堂 一心一意专研教改 | 呼市一中崔彦老师教学心得分享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477

2019 - 07 - 28




呼市一中

崔彦

硕士研究生,物理一级教师。曾获呼和浩特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被评为“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多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师教育厅聘为“内蒙古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委。

庚子开年,新冠肆虐,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抗击疫情,人民至上,应收尽收,勇担责任,心系天下,格局担当,史无先例,寒冬散尽,春阳和煦,万物复苏,天下太平,复工复学,生机盎然,百年名校,教书育人,功苦同铸,艺德双修!新高考,新课标 ,新际遇,新挑战,新思想,新方案。

    新冠疫情来势虽猛,但教学工作一如既往。物理组以学校总体教学工作为依据,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领导指导下,在线钻研教学模式,力求常规与创新相结合,本着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质量的目标,在“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即将来临之时,着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创新,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提升物理课堂效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整体提升。

一、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提升物理课堂效能

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着学校的教学声誉,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从抓好常规教学开始。常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抓好常规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面。高一物理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按照同类班级教学进度统一、内容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的“四个统一”原则,坚持精心备课、精彩上课、作业分层,认真批改、课后辅导、教学研讨、成绩考核、计划总结的一体化流程。有效处理教材的局部与全局、难与易、重点与非重点、知识能力及教材整合等多个方面的关系,加强重点与难点的研究讨论,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老师变成了网络主播,甚至网红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学生渐渐克服在线交流的不适感,习惯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的课堂;教师不断发掘网络互动的新方式,形成了师生的线上互动默契。复学之后,重回线下互动的课程,却保留了“认真规范书写解题步骤”的线上教学惯性。线上优势与线下互动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交流相碰撞,规范步骤与激活思维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61高效课堂互动教学,教学相长。让学生的智慧在自由交流中闪光,在自由碰撞中升华,让学生成为深度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形成学习效果合力。教研组提出“精心提问,精彩点评”方案,教师做好问题设计者和总结者,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以形成“问题-解答”的循环课堂设计。课堂最后一分钟,抛出一个有深度,有难度,有广度的问题结尾!促进学生课后思考,课后总结,积极预学!

二、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新高考试点单位,呼市一中适应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积极探索最佳方案。物理教研组亦是聚智聚力,认真思考和研究物理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有教师认真研读《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加深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坚持全新的教学观念与灵活的课程体系,努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一要开展单元备课,形成结构化知识;二要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实际操作方案。即要将单个章节的知识延伸到整个学习主题,将独立的知识点纳入整个知识框架,将知识传达、能力训练纳入学生整体的学科素养培育体系。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技巧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做人做事的方法,从传统学生系统的学科知识到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教学实践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善于利用结构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视知识结构化指向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科内和跨学科的问题解决思路,使学生获得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建模能力,有效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研究新课程、新高考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观和学习观,重点考察学生素养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核心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回归教材,避免超纲超量学习,努力将新观念、新思路渗诱到物理课堂教学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物理教研组在袁红瑞组长的领导下,秉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教学惯例。听课、评课制度常规化,理论总结、方法探寻日常化,教学探讨、课题研究深入教学实际。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课程研究上,物理组特别重视强化集体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集体备课是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高一物理组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内容,评估学生能力,探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料,深入教学,不走形式,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秉承“老教师提醒,新教师提问”教学传统,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物理核心素养要扎扎实实教好基础知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培育。同时,备课组特别注重试题研究,严格分析、校对、设计针对性试题,精选和精编学案和试卷,做到方向正确,编制规范,适应教学实际。搜集、整合历年高考好题,建立高考物理试题资料库、电子档案,充分利用钉钉文档在线编辑优势,让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感即改,有思考就调整”,及时修改完善,快速落地教学过程,并产生效果。

三、 全面落实361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整体提升

高一物理组全力做好精准分析学情,积极抓好课堂的两头——尖子生和学困生——特别关注尖子生的薄弱点和学困生的突破点。高度重视课堂实效和训练时效,充分利用在校限时训练,专注训练实效。努力补缺后进工作,跟踪补缺、后进辅导、因材施教、个案分析、精准施教。备课组不断完善统一补缺、后进辅导工作,耐心辅导,巧妙解答。采用“一帮一”或“面谈”的形式,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定期反馈教学辅导效果,真正解决学习问题,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师生间有序交流、教学和谐发展,为后进生排忧解难。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呼市一中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新高考试点工作。我们要早走一步,快走一步,多走一步。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适合一中,适合呼市,适合内蒙古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堂组织形式,探索和践行“半走班制”的“文理意向走班”制度。既要立足学情,制定相适应的教学难度、教学进度;又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多给学生积极引导,提升学习信心。突然想起汤校长“鲜花在前方,我们的路上”的话语,以及衡中校长疫情期间旗下讲话“努力的人,早晚会被时光温柔以待”,感触颇深。教学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的努力,终被时光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