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高考系列分享】呼市一中查干扎登老师关于2017全国Ⅱ卷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启示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03

2016 - 12 - 20

查干扎登,地理学科青年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并研究高考。


2017全国Ⅱ卷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启示

 一、试题分析

1、人与自然、此消彼长

相比去年的试卷中人文地理所占分值较大,今年全国2卷自然地理比重加大,尤其选择题部分,第一组考点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查了区域的划分,区域的界线,区域差异,区域特征;第二组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太阳视运动,昼夜长短,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第三组以区域历史为背景考查气候分布及气候特征,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第四组仍以具体区域为背景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考查了流水地貌——洪积扇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不过虽然从各题考点总结来看自然地理加重,但组题内部的考察,绝不仅仅只局限于此,人文或可持续发展部分均有涉及。

2、联系实际,强调发展

与往年相比,今年一改热点时事的格调,更重视考查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如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埃及的农业生产到现代的贺兰山麓的耕地分布;从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跨越白令海峡到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跨越;山西焦化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4年的转变,试题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自然在发展变化,人类社会在发展变化,人地关系在发展变化,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世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图表,加大推理

全国试题充分体现了“图表”这一地理学科特色,图表可以传递海量信息,形象、直观,今年对区域图考查有所加大,5幅图中就有4幅是区域图。第三组选择题无图考图,要脑中有图,尤其重视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地理知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是落实在具体区域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实在的,这就需要学生除具有将从书本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试题区域上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2017备考反思

1、备考选材针对性不强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无论是课堂探究还是课后练习,都会存在选择材料的过程,而材料不仅是学生做题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载体,同时更是备考过程中开拓视野,生成问题的关键素材。从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材料来看,并不是备考中一直追求的“新”,而是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如试卷呈现了一系列的历史材料如尼罗河古农业生产、白令海峡的人口迁移,茶马古道,又立足当今经济发展,如汽车轮胎性能测试、贺兰山的洪积扇、煤炭的开采运输,符合“学习身边的地理”这一理念,同时也都明显的体现出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备考中有意识的选择解决问题类材料,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2、试题深度探究不够

高考备考,很难逃过题海战术,那么在有限的复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流水式做题的模式,而在2017年备考中也不时会出现此种情况,这样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很是滞后,有些好题没有做到深度研究,学生难以形成足够的生成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很有影响。如对于全国2卷中37题白令海峡问题,材料中一模一样的内容在课堂中曾多次为学生讲解,但可惜没有过多的联系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致设问中提到的内容没曾涉及到。

3 地理素养培养意识不佳

如今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这几项在高考试题中均有所体现。特别是综合思维素养方面,在进行完专题复习之后,没有有针对性的进行地理综合思维的训练,而只是提醒学生地理学习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故学生在解综合性题目时会存在一定困难。

三、今后备考建议

1、研究考纲抓重点,求宽度

考纲规定了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是确定高考命题范围、难度的基本依据。一轮复习阶段要全面梳理高考考查要求的内容和知识点,熟悉教材;二轮复习阶段要侧重于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基本的重点每年高考差别都不是很大,如今年全国2卷中对于气候、农业、工业的考察分值依然很大,只是呈现角度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复习,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一定要懂得拓宽自己的视野,力求扫除盲点,关注更多细节知识点。

2、依托教材抓难点,求深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任何脱离教材的学习都会是迷失方向的学习,尽管有些教材的内容略显简单,呈现内容不多,但需要学生学会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寻找不同角度的探究点。例如全国 2卷中37题白令海峡的出题背景有部分学生会觉得有些陌生,短时间内难以分析到要点,但其实就是教材阐述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试题考查气候变冷影响,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探究过,“冰期时,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覆盖面积加大,海面下降一百多米,许多大陆架成了人和动物来往的通道”,有了这个知识,再加上材料中白令海峡最大水深52米,答题就不难了。所以在今后的备考中有必要多结合教材,设计不同的探究案,尤其可以多探究一般规律下的特殊情况,开拓思路,增加探究的深度。

3、结合实际抓热点,求思路

高考命题虽然有意回避显实事热点,但高考命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大多数与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密切相关,所以在高考复习时应有意识地将现实生活中的重大地理现象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与地理相关的重大现象一般集中在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重大建设工程、宇航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能源资源开发等方面。备考材料的选取上不在于多么“新”,而在于是否能体现地理思维,在于是否符合中学生需培养的综合价值观,以丰富地理材料为素材,寻求解决不同地理的思路。

4、结合练习抓易错点,求落实

在高考备考中,需要有题量积累是个不争的实事,但只有一味地做题而没有反思的过程是不会有质的飞越的。在做题反思过程中,错题积累是很多学生会尝试的方法,但大部分同学也只停留在积累,而并没有真正内化。所以建议学生及老师在备考过程中有意识的定期对错题积累进行回顾,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测试,力求将“易错不再错”落实下去。

总之,高考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改革,以适应不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那我们应抓住这个规律将学生培养成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