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备战高考】呼市一中政治学科李莉老师为高三学子们分享《2017年高考政治复习冲刺指导》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15

2017 - 05 - 23

  李莉,呼市一中政治高级教师,高三政治备课组长,在呼市中小学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呼市第二届高三复习课展评中获一等奖,在全国高中政治优质课大赛中获二等奖。论文曾获市级、省级一等奖,参与编写《中学政治学习辅导与训练》、《高考政治总复习》。喜欢在简单快乐中传授知识。

  高考寄语:在你们即将扬帆远航的时候,请牢记两点:一、求真知,做真人;二、母校永远是你们避风的港湾。

2017届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在即,你还能行吗?

------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行!

只要在这一阶段正确备考你就一定行。下面我就此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从2016年高考看2017年命题指向

1、命题形式指向

客观题的命题形式指向:首先, 客观题仍然青睐四选二组合型选择题(在题干下提供四个题肢,再将这些题肢以两个为一组进行四种不同形式的组合,让考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选项),这主要是由于命题人既要增加采分点,又不降低难度所致;其次, 各模块题量保持不变,其分别为:经济4道、政治3道、文化1道、哲学4道。

主观题的命题形式指向:(1)继续保持模块结合的命题形式不变。这主要是由课程的性质所决定,一般来说,经济与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哲学与文化则相互联系紧密,该命题形式更便于命题者命题。(2)主观题命题形式“为什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该题型设问更加宽泛,而“怎么办”题型则容易与熟题撞车。(3)哲学主观题仍然偏重小角度命题。近年来新课标卷哲学主观题一直秉承一个特点,就是不再“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的大角度命题。 连续五年新课标哲学试题基本上都是小角度命题,这也是为了避免答案有争议所致。

2、命题内容指向:

首先,今年备考一定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关注弘扬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突出主干知识和重要考点的考查,即各个模块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 注重对模块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从命题目的看,高考主观题主要是对考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出综合评价,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主观题命题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再次,命题内容回避“三个不考”(1)已经解决的问题不考。我国已经确立或解决了的国家制度和方针、政策等问题,一般不作为高考命题重点。例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2)不合时宜的问题不考。对于明显不适合时代形势需要的问题,高考也加以回避。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的兼并与破产;中国加入WTO;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联合国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等。(3)学术争议的问题不考。学术争议问题是指在学术界正在讨论、还没有定论的问题。例如,对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表述,关于文化含义的界定等。

3、命题材料指向:

客观题的命题材料指向:全国新课标政治卷客观题题干所引用的材料,其各模块的侧重点各有特色:①经济模块更加关注微观经济现象。 ②政治模块特别关注“热点”问题。 ③文化模块紧密结合文化活动或文化现象。 ④哲学模块的题干材料则偏爱自然科学知识。

主观题的命题材料指向:(1)命题材料回避“两个不考”。①国际敏感问题不考。国际敏感问题,一般会涉及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国际纠纷。这类材料尽管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高考命题者一般都会回避。 ②国内重大负面问题不考。在国内造成负面影响的重大问题,一般也在回避之列。涉及政治制度、政治见解或者重大制度问题的负面新闻在高考试卷中永远不会出现。

命题材料侧重“五大问题”。①侧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高考政治命题具有全球视野,将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其出现的社会问题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既关注世界焦点,又体现以我为主。②侧重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现实是高考命题材料的重要来源与依据, 因此,考生要继续关注深化改革的问题、创新问题、依法治国、环境保护、健康中国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三农”问题、社会公平问题、从严治党问题、价值观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等。③侧重亟待解决重大问题。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指,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引起一系列更严重更复杂的社会问题。 ④侧重现代意识。现代意识是指现代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具体包括:创新、合作、信息、道德、法治、环保、诚信等意识。 ⑤侧重中央近两年的重大政策。一般来说,中央近两年的政策主要通过几大重要会议展示出来:一是本年度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中央全会,所通过的重要决定是当年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二是本年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三是近两年三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特别是国务院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部分,即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是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政府集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冲刺阶段的备考建议

1.关注教材新修改部分的知识。如经济生活中的国有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就业,维权,诚信的一些小调整。政治生活的国家职能表述.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夯实基本的主干知识, 坚持点、线、面的统一。

①点要“实”:多角度、全方位准确理解。

如我国政府职能,内部“四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外部“四清”:经济方面的“宏观调控”等;政治方面的“党的领导“、“人大职能”、“政协职能”等;文化方面的“作用”、“任务、“两个素养”等;哲学方面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

②线要“清”:清晰链接点与点之间关系。

如:《经济生活》的“(经济)环节线”;《政治生活》的“(民主)主体线”;《文化生活》的“逻辑(知识)线”;《生活与哲学》的“(唯物)辩证线等。还有从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单元体系、课体系一直到课时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系统推进 。从主体元素出发,行为主体角度。经济:国家、政府、市场、企业、生产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等。政治:国家、政府、政党、公民、民族、国际社会等。知识元素角度。“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府”:性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

③面要“广”:确立宽广而稳定的知识面。如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营销策略、消费心理等。

3.注重政治素材的敏锐性。近几年的高考政治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2017年高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五大发展理念、从严治党、农业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民法总则》、主场外交、科技创新、文化遗产、家教家风等 。具体要做到:①要分析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②要能逐一结合教材,分析各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③要特别重视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既要分析中央出台的政策,把握各地解决该问题的具体经验,更要加强对该问题的训练特别是主观题的训练力度。④要有现代意识,不仅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要学会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反思。  

4.答训练题技巧与规范: ①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通过"排误(表述不正确的)和排无(与材料无关的)",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通过比较、对照,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②做材料题时审材料中心和关键词,从设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有条理地写出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恰当运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的表述。这里强调一下主观题, 高考主观题答案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从教材中来,从材料中来,从推理中来,从经验中来。从材料中来,这是主观题答案的主要载体,但往往被不少考生所忽略。因此,考生需要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统率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真正做到教材理论与材料实际相结合。才能进一步突破.

5.错题扫描纠错行动:这一阶段需要整理错题:月考、期中、期末一模、二模考试周练卷等; 要分析原因:知识与能力、习惯、方法等方面; 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弥补“短板”。 尤其是本学期以来做错的试题(包括蒙对的)拿出来,重新梳理,真正搞明白。力求做到题不二错!

6.回归基础知识。把握一个原则:万变不离其宗.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一定要在最后回归课本,回归基础知识.要对高频考点易错知识重新梳理,必要时默写。这样就能在最后几十天当中取得高效复习的效果,在高考当中取得好成绩。

7、注重应试技巧:(1)考前30分钟不看书,保持清醒的头脑;(2)相信自己的第一感,不要轻易更改答案;(3)不主张最后再来填涂答题卡;(4)注意时间的分配,解答选择题不宜太快(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治学科主观题平均分不足25分,得分率低于50%),注重解题的准确性。(5)学会利用统计学原理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