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呼市教研室刘玉珍主任、化学教研员杜欣丽老师携全市化学教师在兴华楼录播教室围绕北京之行的学习内容进行了主题分享:基于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我校化学教研组长苗一君老师展示了主题为《基于模型认知的元素化合物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示范课。课后,在教研室杜老师主持下,由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于秀娟老师、教研室主任刘玉珍老师进行评课并分享交流学习感悟。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苗一君老师从趣味视频“神奇的磁流体”的介绍引出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原理,并给出本节课的主题任务:制备磁性氧化铁。神奇的磁流体及动手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分析完原理准备完成制备实验时,苗老师提出了挑战:缺少试剂怎么办?师生在寻找解决办法过程中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转化,巧妙地实现了在情境中落实课堂核心知识的应用。经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进行了理论预测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转化,并进行了分组实验验证,然后由学生进行汇报分享交流。最后,学生依据所学知识,顺利完成了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并进行了展示交流。整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把学生从制备产品的体验中引入深层思考分析推理、反思总结、提升认识;在应用原理和方法体验制备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磁流体,收获成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苗一君老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汇报给予及时的评价与肯定,学生参与度极高、成就感极高。
课后,苗一君老师分享了该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考。苗一君老师首先分析了新旧教材、鲁科版人教版不同教材对于这部分知识编排的改变与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接下来说明了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意图,并与老师们分享了一段清华附中白老师的话,强调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最后,苗一君老师分享教育初心:热爱实验,热爱尝试,并对青年教师予以期望,不要只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于老师从两个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在教学中知识目标的达成方式不只一种,在这样 “主题教学”的先锋课中也可以达成知识目标,目标的达成依靠实验、依靠充满思维品质的课堂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学生在配合中完成学习、质疑和补充。
最后,教研室主任刘玉珍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刘老师首先给大家分享并解读了新课程标准的考核要求(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划分为4级P65),接下来进行了命题框架解读,指出教学要在理解命题框架的基础上、落实学科素养的导向下,达成学业质量,并从“情境中落实课堂核心知识的应用”的角度对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展开评课说明。
刘玉珍老师以具体的试题案例、实验题的命题思路展示说明了落实评价体系下的高考要求:考什么?如何考?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说明了高考题在对知识达成、能力培养、素养达成的体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个人想法:1.让老师们感受一下新高考下出现的课堂教学模式;2.理解新高考的育人目标--感受有一天也许教学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原来的模样;3.希望站位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开展课堂教学---认可、思考、渗透;4.希望在素养导向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知识为载体,创设真实情境,在真实情境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品质。也可以思考现在教学结果导致学生在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足;5.希望老师深刻理解分析高考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命题方式,理解试题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
本次示范课,教研室老师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给学生和听课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很喜欢这种课型,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反馈情况。
在本次的北京新高考学习的汇报展示分享学习活动中,全体化学教师均感到受益良多。这种“概念课”可能还存在着不完美和不成熟之处,但它的长远意义不可估量。“如果我们的眼光只有一米,将无法看到无穷的远方”,所以教师要有长远眼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