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绥远中学草创时期
王士麟 (台北)
创 校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在芦沟桥挑衅,激起全面抗战。平绥铁路沿线城市,迅即次第沦陷,绥东绥中不保,绥远省政府撤退山西省河曲县,翌年返回绥西,据以在石嘴子与日军对峙。府治陕坝,整军经武,推行庶政。教育厅阎厅长伟(致远),奔走呼吁,奉准教育部筹创国立绥远中学。一九三九年八月设校陕坝,男女生宿舍三处,教室并办公室一处,散落四地,相距非遥,尚无不便。
师 资
校长阎厅长兼任、教务主任贾武(功定)、训导主任李澄、总务主任卢继业、干事王重山、王仲谋。国文老师:王绍周(佐兴)、程维诚(景亭)、王绥之、朱之平(宝光);数学老师:曹诚斋、贾武;英文老师:阎子刚;历史由国文老师分别兼任;地理老师孙茂宸(毓璋);生物老师:李宪玺(雨化);体育老师:孔博泉;音乐老师:刁梦楚。
全校老师均曾踏入大学之门,有者所任科目系本门科系,有者相关科系,经苦修饱学,讲解游刃有余。仅就所知:国定师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曾任包头中学(现包头第一中学)校长:佐兴师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包头中学(现包头第一中学)校长;子刚师辅仁大学英文系;雨化师化平师范大学生物系。诚斋师天津北洋大学,全科教师,讲授数学,尤具权威,誉满杏坛,学子尊崇。景亭师担任甲班国文,对历代、现代名著,品评其词藻、阐释其精髓;对作者详述其生平并涉及个人癖好,娓娓讲解,如数家珍,使聆者茅塞顿开,如人宝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国文篇《医院中侍疾之童子》,文长八页,中有“归觐尔父母也”句。“觐”系古时诸候进见天子,春曰朝、秋曰觐,只能用以下对上,不可上对下。景亭师解释字义并提示用法,明辨分际,逐字深入剖析,对受业者属文落笔时,遣词用字,饶富启发作用。博泉师经验丰富,教导有方,年近不惑,仍在篮球场驰骋,生龙活虎,技术独到;洒脱亲切,与同学相处俨若家人,水乳交融,赢得同学敬爱。
斯时绥远尚无大专院校,外出深造,困难重重,人数不多,局促边陲,师资缺乏,绥中能有如此优越阵容,难能可贵,主持行政者,精心擘画,网罗人才,厥功甚伟。
学 生
创校之始,共有六班:初中三年级十三人;初中二年级二十八人;初中一年级二百余人,经甄别按绩编为甲、乙、丙、丁四班,士麟编入甲班。该班藏龙卧虎、高手云集,清一色男生,为绥中班级特色。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王应生女同学升入甲班,形单影只,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自愿退回乙班。应生为流芳后世功在绥西王同春先生孙女。甲班同学秉赋优良,孜孜向学,后大放异彩,考取著名学府者:王建勋、姚镒上海交通大学;左占魁中央大学;李景珩、石雷北京大学;董建魁兵工学校;王应生江苏医学院;马宴(绍平)兰洲大学医学院,曾任乌拉山化肥厂职工医院院长;士麟政治大学;李志祥(致一)西北医专,久任内蒙古医院外科主任,权威大夫,望重杏林。成果亮丽,纪录空前,为绥中争光。
士麟於一九三九年四月,偕军方干部学校绥蒙队同学三十三人进驻学校,其时绥中尚未开学,堪为绥中“元老学生”。
生 活
陕坝木材匮乏,教室空空荡荡,只有黑板讲台。校方制发每人二尺半高木凳一把,教室寝室两用;尺半方形木版一块代替课桌。设备简便省费,发挥代用功能,克服木材缺乏困境,规划人士,颇具匠心。
博泉师主持,每学期举办篮、排球班级比赛,运动风气鼎盛。篮球初三冠军,队员:郝万源(泉甫)、曹万化、乔学元(元原为远)、陈赋真、马信龙,候补刘鸿烈。甲班居亚,队员:林桓(恒)、梁惠臣、张汉璇、李志祥(致一)及土麟。丙班王慧民、丁班马继先,体形壮硕,球风剽悍,所属班队不强,个人在篮球场形象特殊。绥中篮球校队,均为初三同学,阵容坚强,对外比赛,长胜归来,执战时省都牛耳。
寝室沿用原有房舍,分间土炕统铺。室中空地建筑泥质长桌,充作自修、进膳之用。夜间饭碗盛贮麻油,棉花搓捻浸人碗中点燃照明,烟气缭绕,翌晨涕痰色黑,惟未闻同学有因此染患肺疾。用膳六人一桌,早餐大盘黄瓜拌咸菜,冬季只有咸菜、馒头、稀饭;午晚馒头烩菜,千篇一律,不再变更,很合口味,不觉厌烦。
初秋放弃午休,结伴往附近产地购食西瓜、香瓜,其味甜美,别具风味。温馨生活,黄金岁月;良师益友,赏心乐事,怀念绵绵无绝期。
撤 退
1939年冬,日军进犯,河套陷落,绥中诚斋师代理校长,随省府所属机构向宁夏撤退,绥宁道上,人车塞途,犹如赶会。士麟与郝万源、武克伦押运给养,牛车殿后。一日盛传日军顺路追击,人心惶惶,幸未成事实。石嘴山、磴口间相距百余里,中途只有空店一间。傍晚抵达,进门左右两座大炕,自行炊煮面片,男女同学还有外人,拥挤一晚,逃难景象毕现,印象深刻。时属隆冬,气候酷寒,夜间赶路,雪上加霜,相偕同学采集田间蒿草,围成圆圈,点燃取暖后继续赶路。撤退途中,艰苦备尝,步行十余日,抵宁夏在李岗堡过旧历大年,年后移往平罗,借平罗中学教室上课。
1940年春,冰融雪化,绥西大捷,傅部光复失土,全校师生分乘木船顺黄河东返,途中夜宿船舱,中午、傍晚,木船靠岸,荒野渺茫,就地取材。捡石作架,取河水燃牛粪煮饭,佐以篓装豆瓣酱,石头牛粪充当大任,消除断炊之虞。忆及来时徒步跋涉,筋疲力竭,不啻天壤。行约八、九日安返陕坝,磨难生活,终於结束,继续上课,恢复正常作息。诚斋师辞谢代理校长,校长仍由致远厅长兼任。
初二温立勋女同学,脱离陷区,辗转来校就读。皮肤白皙、面貌秀丽、笑脸迎人,大家闺秀,普获同学好感。在乎罗突患感冒,香消玉殒,葬於平罗。白发慈颜依闾盼望,爱女永不归来,情何以堪;全校师生赋归,独缺立勋,孤魂作客异域,更加凄楚鼻酸,为绥中西行最大不幸。初二王汝慧同学病腿,无法行走,局势紧张,眼见同学整装待发,束手无策,泪眼汪汪。校方雇车代步,初一丙傅盛同学随车照顾,亲如手足,画面感人,牛车速慢,仍很担心,好在一路平安。
空 袭
一九四O年暮春,日机昼间临空肆虐一次,疏散郊区农田,炸弹威力,震动土地。解除警报后返校,平民伤亡,房屋倒塌,触目惊心,不忍卒睹,庆幸师生平安,校舍无损。日机轰炸平民区域,极不人道。敌机何时来袭,无从预测,当时军方又无空防炮火,基於安全,随时警觉。空袭并未影响正常教学。
结 语
国立绥远中学创设,终结绥远教育两年断层,再续“弦诵”(注)。文化沙漠,绽放灿烂花朵。培育出大量精英,报效国家,服务桑梓,功在社会,惠及人民,“绥中人”(呼市一中人)应引以为荣。
注:《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春诵夏弦”,“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后因称学校教学为“弦诵”。
按:弦同xifn,多用"xifin歌”。基前注释,选用“弦诵”,更较贴切周延。
2004年7月15日於包头
作者简介
王士麟,原绥远省萨拉齐县人,呼市一中“国立绥远中学”时期学生。抗战胜利后,在南京求学。后到台湾,在台湾逢甲大学和静宜大学兼课。历任高雄县政府业务员、技士、专员、地价股长,台湾省税务局专员,台北县税捐稽征处副处长,南投县税捐稽征处处长等职。现退休回到大陆,在包头市大连开发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