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栏

心中的热土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03

2013 - 08 - 03

心中的热土

——我的母校情

吕  歆

    如果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一百年也许只是白驹过隙,一瞬而已,但是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能够绵延一百年的时间,而且能够为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培养出一批批令人骄傲的学生,就不能不说它是青春永葆,生机无限了。

    在一中百年校庆之际,我再次回到了母校,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整洁美丽的校园,青春朝气的学弟学妹们,亲切的老师们,在让我感到熟悉的同时,也感受到母校这些年来的大发展和大变化,一中正在现代化的轨道上飞驰,既古朴典雅又朝气蓬勃。

    5年前我从母校考入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并且在高三的时候经过学校党委的严格考核,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年毕业生中唯一的一名预备党员,实现了我人生的一大转折。于是有很多人问我,一中是如何培养我的,它带给我什么。每每想起这个话题,我便思绪如潮。在一中的三年中,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谆谆教诲都是让我不断进步的动力,也让我通过三年的学习考入了北京大学。但是,我认为一中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让我明白了两件事,一是要坚定对自己的信心,二就是要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8年前我跨入一中校门的时候,我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也很迷茫。如果当时让我把自己的目标定为考入北大,我认为包括我自己在内没有人会相信这会实现。但是在这三年内,老师们一方面教授我知识,另一方面帮助我给自己定位,给自己打气。从某种程度上说,北大的确让人望而生畏,高考的竞争也相当惨烈。于是信心不足的我只是努力学习而没有将其列为必达的目标。但是我的各位老师却不断地鼓励我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是一个文科生,但是,我的数学老师寇瑞敏却鼓励我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提高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参赛,却没想到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高三的冬天,班主任老师许昭鼓励我努力考入北大,这时考北大才真正进入我的目标中。心中忐忑的我时时想着老师们对我的叮咛和鼓励,于是我在总结了自己三年的学习情况、模拟考试成绩和高考情况后,毅然报考了北京大学。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和父母回忆起那一段时光来,他们仍会感到几分不安,因为他们也担心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而落榜。但是现在看来,各位老师对我的估计更接近我自己的实力。因此,对于我来说,努力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老师们对我的判断和信任更重要,没有学校和和各位老师给我的信心,我是不会一步步走向北大那古老的校门的。

    学校的作用在于教书育人,但我认为育人的作用更重要。因为“教书”即教授知识,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中学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且这个过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人生的其他阶段实现;但是在青少年时期,对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相当关键的,在这段时间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会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更重要的影响。一中的校规严格这是有目共睹的,也许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些规定过于严厉,“水至清则无鱼”嘛!但是今天在我看来,正是那些严格的规定和奖惩纪律让我们能更加认真的对待生活,更加有责任感。我在本科的时候和现在上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对我的评价中必有认真二字,对此我骄傲不已。因为认真是做事最重要的要求,它会给予你一种责任感,让你能够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毕竟天才是少数,只有塌实肯干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我想我认真的精神正是在高中时期形成的,是在每一次大扫除的劳动中形成的,是在每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时形成的,是在每一次“卖力”地做广播体操时形成的,是在做每一道题时形成的,是对文章多次字斟句酌中形成的,是在每次背诵校训时形成的……我想母校的努力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虽然你不会时刻感受到它,但是它的确是时刻在影响你,时刻在改变你。我往往会感到奇怪,多年之后,当年熟于口中的知识会变得生疏,但是当年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却越来越清晰,母校的校训会一遍遍地在脑中萦绕,老师们的笑脸会不断浮于眼前。这也许就是母校育人的力量,当你多年后再去品味它时,你会发现它像一杯美酒,越久越香醇。

    每当我想写一篇回忆母校的文章时,我便感到十分困难。一来每有此想法时,回忆便滚滚而来,想说的话不知有多少,又岂是这寥寥千字能够表达的;二来,年纪越长就越感到自己言辞之笨拙,只怕不能展母校之全貌,报恩师之情意。但在母校百年庆典之时,我还是努力写出母校给予我最珍贵的东西,聊表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的参天大树如今已茂密成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母校这片热土,祝愿母校不断发展,永远年轻!

作者简介    

    吕歆,1999年于呼市一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大学毕业,被北大保送到外交学院研究生部外交学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