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栏

中学旧梦四十年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201

2013 - 08 - 03

中学旧梦四十年

贾  勋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虽说中学旧梦依稀可辨,毕竟有些渺不可及了。

    也许,我那依稀的梦痕,还是从“呼一中”校刊《朝艺》开始的。因为,它与我后来的职业选择有一定关系。其实,往准确一些说,早在半个世纪前,当我还是乃莫气夹道小学的学生时,就同文学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不很清晰的“作家梦”,已经懂得从旧城的书摊上,租赁自己喜爱的武侠小说或成套的连环画;已经常出入大召书场和影剧院了。入初中(1952年)之后,很快成了《内蒙古日报》的通讯员,不过退稿不断,偶而也会有“小豆腐块”见于报端一角,那显然是编辑先生对我的一点怜悯与抚慰之情。令人永难忘怀的是,在1954年初,高中部的几位学长兄,竟然别开生面地办起了一份文学性校刊,起名叫《朝艺》。这份刊物,并非铅印或油印的册子,而是一个框以红漆木条的长方形壁报栏。在这个刊物上,我第一次惊讶地读到中学生谈《红楼梦》的文章,还有不少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接近发表水平的美术作品(间或也有教师的作品)。它的辅导老师,就是学养深厚的杨秉祺先生和以小说名世的萧平先生。尤其是后者,他的小说如《海滨的孩子》以及稍后发表的《三月雪》,在国内文学界,曾引起很大的震动。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全国儿童文学第一本优秀作品的结集,就是以先生前面的那篇小说命名的;而《三月雪》更是名闻天下,成了1956年全国短篇小说选的压卷之作。当时,推出这份刊物的几位学长兄如牛子云、孙士杰、席明义、宣肇祥等,已在校内小有名气。痴迷文学如我者,更对他们十分崇敬(与牛、孙二位至今仍保持联系)。他们周围已荟萃了一批“小作家”、“小画家”,大多显露了早慧的艺术才华。如写出《沙漠里奇怪的事情》并得到大作家冯至先生好评的张志良(此诗后选人初中课本),和已在《少年文艺》、《中学生》等杂志上发表作品的少艾等等。

    待我升上高中后,这个文学性校刊正式移交学生会主办了。其间,我和另外几位“文友”,就成了这个刊物的新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与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下,我们把壁报式的校刊,改作了八开规格的油印双月刊。那时,校刊室设在学校办公楼的二楼上,这里正是慈禧入宫前居住的“怿园”遗址。五十多年前,我记得这大楼所处的位置,是一民间唤作“大仙庙”的地方。笔者于去年九月,曾在拙文《慈禧“怿园”今何在》(见呼和浩特晚报)里,谈及与此相关的话题,希望有兴趣的读者青览。

    为了不影响正常课程的学习,我们几位编辑同学,经常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在这里处理来稿,或研究有关出刊计划,有时候谈得兴起,竟然逼近了午夜。其时校门已锁,只好搭人梯越墙而过。这些情形,当年我把它也写进了《朝艺》的《编辑之夜》,对同好者来说,至今还留有深刻印象。在一次婚宴上,我遇到了内蒙古大学数学系教授郝敦元,承他谬奖,还大谈了当年《朝艺》对他们低班同学的良好影响。可惜,时过境迁,有关资料未留片楮只字。不过,就我的理解,这一编撰过程,似乎可以看作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益之举。翻阅一中校史,特别是从《内蒙古西部区三十年代文学作品选》(章叶频先生主编)一书中,我们发现,现代著名作家宋之的先生,早在“归中”(一中前身)就读时,就已尝试撰写并公开发表了不少篇小说或颇有影响的政论性文章。以至在出校后不久,写出了报告文学名篇《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和在现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名剧《雾重庆》(惜斯人已去,年42岁。有专家叹早,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我这样说,是想说明一中确实有过一个良好的文学传统,它历来注重对学子的素质培养。

    在高二后期,我们将《朝艺》移交了低班同学。为了延续我们的“文学情结”,我和邓德胜、艾融、李维光、张国卿等同学,又大胆地办起了一个名不副实、颇有狂妄之嫌的“北国文学社”。出刊了一个大玻璃框架的壁报式刊物,起名《枫箫》。当时,这一刊名由我所拟,自认为有一些朦胧的艺术韵味,或者说唯美主义倾向,但至今也说不清它的真正文学含义。试出两期后,忽然有一篇《质问北国社》的文章,咄咄逼人地出现在校园的大黑板报上,它点名批评一位同学的一篇小说具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时在“反右”前夕,所幸者,当时的团委书记李技文同志,因为十分了解我们的办刊初衷,故而未酿成大祸。不过,至今思及,虽说似有些余悸,但依然觉得我的中学时代,总有过一个美好的文学梦不时在回忆中闪现。甚至还奢想它,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也会有某种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贾勋,自治区著名诗人,曾任呼市文联副主席,出诗集五种,在他花甲之年还笔耕不辍,在《北京晚报》副刊上又有新诗发表。详见本书《从呼和浩特第一中学走出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