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时期的生活与斗争
归绥中学堂出现以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所“洋学堂”。在“洋学堂”学习的学生不仅会背什么“子曰”、“诗云”,而且也知道什么“X+Y=Z”……因此他们又被人们称为“洋学生”。
当太阳爬上围墙的时候,归绥中学堂的院落里,三三五五的“洋学生们”就准备上课了。他们穿着长袍,头留长辫,有的是20岁的后生,有的已满面胡须,看起来30开外,有的甚至年近半百。
“梆——梆——梆”院里响起了一阵上课的梆子声(归绥中学堂开始上课时还是用梆子作信号,后来改用手摇铜铃),学生们迈着稳重的四方步,缓慢地走进教室。
书院时期,讲堂(今天称为教室)里学生是没有课桌的,只是在老师的面前放有一张桌子,学生们大都随意平地而坐(有时也有凳子)。这时候,学生们在自己的凳子前,都有一张桌子了,也有了统一的教科书。据说这些教科书,不管是国文还是数学、物理、化学、博物等,全是文言文。那时候国文的教学特别强调背诵的。这一方面是为了用迫切的办法,向学生们脑海里灌输封建思想,另一面也使学生们较牢地掌握了一些古典文学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据1903年“奏定中学堂章程”中的要求,中学堂的学生读《春秋左传》及《周礼》,每日读(读字的含义在这里包括背诵——下同)200字,每年除假日外以240日计算应读48000字,5年共读240000字。每当上读经、讲经的时候,教室里就发出朗朗的读书声。当时一般课堂都不记笔记(因为有课本),但要做作业,并且用毛笔书写正正规规、四四方方的大小楷。在各门课程中,学生们最感新鲜的是进入实验室和操场。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各种物理化学的试验变化;操场上什么徒手操、哑铃操,还有近代步兵的什么劈刺动作等,对那些在封建社会长大的学生来说,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鲜,离奇而且有趣。
晚上有一些住校的学生也要上晚自习。当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那时候在归绥中学堂读书的大都是有钱人的子弟。封建官吏如胡道台等,对于归绥中学堂处处加以“关心”。学堂内实行着封建的教育宗旨,开设着为培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课程。看起来归绥中学堂好像是一所“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世外桃源,然而事实并不如此,校园里也存在着矛盾——新旧思想的矛盾;也存在着斗争——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归绥中学堂诞生的时期,正是清王朝崩溃的前夕,也正是全国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反对清政府对外卖国政策的斗争汹涌澎湃的时期,即辛亥革命运动的前夜。这样的形势必然传播到归绥,影响归绥中学堂,在学堂中学习近代科学的学生,有一部分走上反清斗争的道路。据一位老校友回忆,辛亥革命爆发前,1906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曾派人来归绥搞革命活动。据一些老人们回忆归绥中学堂甲班学生王定圻等,当时就在学校宣传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召开国会。这样的宣传虽然为数不多但清政府感到十分恐慌,大约在宣统末年,王定圻就被开除,以后他到了太原,进了优级师范,在那里仍进行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曾为归绥国民党部的负责人,后来还做了当时归绥中学的校长,进行过反袁的革命斗争。
归绥中学堂,既然开设些近代科学的课程,学生们总要接受些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辛亥革命爆发时,许多人剪了辫子,表示反对清朝统治。据李东山老先生回忆说,辛亥革命在全国爆发后,这里出现“剪掉辫子”的宣传,但没有人带头剪。当时在归绥中学堂甲班的李东山首先剪掉(据他回忆这还是归绥最早剪掉辫子的一个)。当他走到大街上时,许多保守的老一代和好奇的年轻人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指手划脚地议论他。
总之归绥中学堂从1903年正式诞生到1912年改为归绥中学校,前后经历了清朝9年封建统治。在这9年中,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03---1906年为第一阶段,这三年多的时间,学堂只是形式的改制,各方面均无大发展。从1906---1912年为第二阶段,这是学堂得到较快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先后成立了甲、乙两班,师范一班、高小两班,人数多达200余人,甲、乙两班及师范共毕业87人(中间有退学的,还有参加反清活动而被开除的)。
归绥中学堂时期虽然很短,而且遭受着清王朝的各种封建控制,但它毕竟在全国新思想传播中、办学堂的运动中,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当时的归绥特别区来说,在传播新思想、近代科学以及培养文化人才方面做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