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绥中学校的发展
1912年,归绥中学堂改为归绥中学校。经过师生们的斗争,归绥地方当局任命原在归绥中学堂任教的张璞为校长。这是正式有校长一职的开始。随后将原来归绥中学堂的甲、乙两班改为归绥中学校的第一、第二班。1912年8月又招收第三班,并开始实施四年制。
民国以后,每年都招收一班。但投考人数很少,而且质量不高。例如1918年招收的第8班,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全区只有18名报考生。报考归绥中学校的学生每年家中可减免两顷地差役。为了鼓励人们报考中学校,还保留了过去上学给津贴的措施。学校为了解决考生来源,又举办一班高小班,还相继举办补习班及师范讲习班。这样在1914年(民国三年)学校最多人数达300人,学生为6个班260余人,但是这个人数并不是固定的,一般说在新生入学时、新学年开始时人数较多,但到各班毕业时,学期、学年终结时,就有不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中途退学。例如第6班入学时约40余人,但到毕业时只有6人。“6班6人”成为老校友对过去教育事业讽刺与调侃。从1912年——1919年的7年间,表面上看,归绥中学校比起学堂来说,似乎有所发展,但学校的一切远远不象现在中学校的样子。桌凳等各种设备没有添置,各种正规制度也没有严格遵守执行,而且经常闹派别斗争的学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统治者对教育事业采取了漠不关心的态度,而且侵吞地方的教育基金,在他们眼里,学校只不过是一个招牌,是个人向上爬的工具而已。
从1912年到1919年,归绥相继换过张绍曾、潘榘楹、蒋雁行、蔡成勋等五、六个都统。都统的更换表示着军阀各种势力的消长。这种情况同样也反映在归绥中学校里。这个时期,学校校长就更换过12人,有的任职不到一个月。例如:1916年(民国五年)3月到10月,先后换过6个校长。校长的更换,也影响教员的频繁变动,因为当时教员大都是由校长聘请的。校长、教员经常更换,使“校务无从改进,学风亦渐颓唐”。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掀起了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它汇成了一股新文化运动的洪流。这浪潮也涌进了当时的归绥市。
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北洋军阀政府和绥远地方当局,也不得不对文化教育事业表示“重视”和“关心”。当然这种“重视”和“关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笼络教育界,控制教育界,阻止新文化运动传播和扩大。当时,归绥中学校是绥远的最高学府,他们也不得不把归绥中学校的门面装饰一下。同时,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传播,“五?四”以后,归绥中学校客观上有了较快的发展。
首先,学校经费、设备、规模从1920年以后陆续增加和扩大。1921年间,先后改建新建学生宿舍八十四间,开辟了运动场、扩建了一些教室,并且新建了一所图书馆。当时的绥远都统马福祥和李鸣钟,为了表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关怀”、“热心”,分别“捐助”归绥中学校图书176种和图书基金1800元。这样在教学设备上,大体具备了中学校的一般规模。
在教学制度、内容上,也较前正规和充实起来。1923年开始实施“三三制”,即高中三年、初中三年中学六年制。1924年在新文化运动、反封建运动的影响下,归绥中学校第一次招收了4名女生。这不仅是一中招收女生的开始,也是归绥、绥远有了女中学生的开始。4名女生之一的贾X X,就是本校地理教师贾秉温的姐姐,后成为祖国医学战线上的高级人才。
这个时期,学校师生人数虽没有增加,但质量、数量都较前稳定。1923年(民国十二年)招收新生时,由于报考人数较多,就将前定的减免二顷地差役的规定取消(前行之津贴制早已取消)1926年(民国十五年),全校共有学生五班(三三制,初中一、二、三年级各一班,原四年制的四年级一班,补习科一班),共206人,教职工约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