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反正中的一中
(1976年——1983年)
“四人帮”被打倒,国家得到再一次解放,各行各业得到新生。“开门办学”停止了,政治上压力消失。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今后的教育,学校应该怎么办?怎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一年冬天,学校提出了“为革命而教有功,为革命而学光荣”和“向文化科学进军”的号召,一中的教学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开始走向正规。
1974年随着政治运动的逐渐减少,工宣队撤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始恢复。教务处制定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进度,每天安排8课时,6节文化课,1节活动课和1节自习课,下午第三节周一为班会时间,周二、三、四为文体活动时间,周五为党团活动时间,周六为卫生大扫除时间。学校党、团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也开始正常工作。
同时学校废除了“开卷考试”,恢复了期中、期末闭卷考试制度和升留级制度,使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大大提高。
秋后,国家教育部宣布高等学校招生恢复考试择优录取制度。一中一大批青年教师如愿考入高等院校,78届毕业生刘兴民同学于77年参加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大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留学美国。
1977年下半年,党支部把教学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进行研究,环节以上干部广泛兼课,并经常听课、检查教案、作业、记分册,经常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学生座谈会,听取汇报,指导工作。数学组提出在认真备课上,备思想、备教材、备习题、备教学过程;在认真讲课上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实践性、示范性。语文组自编了教学参考书《古代散文选译》,物理组建立了激光实验室和电化教学室,安装了大型配电盘和晶体管电路示教板,地理组贾秉文老师带领青年教师五个寒假写了20万字的教案。学校还多次举办观摩教学和讲座,举办优秀教案和优秀作业展览,极大地推动了全校的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一年工、农、兵教师陆续退出学校。
体育工作方面,在抓好教学的同时,由于大力开展群体活动,并且正确处理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专业训练的关系,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获初中组总分第一名,高中组总分第二名。冬季越野赛中高中女子组取得第一名。冬天,一中被邀请参加全国体卫工作会议,并被评为基层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1978年春天开学,为了适应高考的要求,学校采取了分班措施,分层次施教。这一年有7个班参加高考、100多人上线,占参加高考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多。秋天,徐化民老师被评为首批特级教师。
一中在这一年被内蒙政府重新确定为呼市、内蒙两级重点中学。
暑假期间,中央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取消了革委会,刘宪文同志调入一中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润同志、李峻山同志任付校长,陈炳龙、王庭玺先后任教导主任,他们调走后,谢茂才、王志强先后任教导处主任、副主任,总务主任为杨温,后为兰世馨,团委书记为翟霞,后为王艳,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屠式龙,后为梁福民。
新学期初中改为三年制,一中招了13个班,由于翻盖教室,有9个班在16中借教室上课。高中招了四个班。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的教科书。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灿烂前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的文件,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会议精神。一中也从恢复时期转人前进时期。
1978年一中又一次被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王润同志代表一中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79年开学后,党支部和校长刘宪文着手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本着对人的处理要慎重的原则,本着对党、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以及过去历次运动中被触及、被迫害的干部、教师,校领导逐个登门拜访,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研究,依据事实,做出符合政策的结论。并于1979年5月25日召开落实政策大会。58人(包括学生4人)平反昭雪,恢复他们的声誉、工作和级别,推翻强加在他们身上一切不实之词。并对经济上造成的损失,生活上造成的困难,都分别给予了适当的补助。恢复了党在知识分子中的形象。党的政策的落实,使广大教师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贾秉温老师年过七旬,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每周授课12节以上。一年365天,天天早6点上班,晚7点离校,星期天也不休息,手把手传教,使青年老师李风云等很快胜任高初中的教学工作。78年以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劳动模范、被选为市政协委员,内蒙地理学会理事。1978年《光明日报》专题报道了贾秉温老师的模范事迹,在他从教四十年时一大批老校友专门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以示祝贺。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同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促进青年教师的提高。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为单身宿舍安装了管灯,购买水桶、水壶、洗衣盆、洗衣板,安装了自来水,购置了床垫。关心他们的婚姻大事,为他们牵线搭桥,使17位大龄教师先后结婚成家。1983年初学校为四对新婚教师举行了集体婚礼。学校又组织、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电大、函授大学的进修学习,提高他们业务能力。
党支部从政治上关心教师的进步,工作上放手使用。组织要求入党的教职工参加党课学习,并派党员给予具体帮助指导。1980年发展了6名符合党员标准的教职工加入党组织,提拔3名骨干教师担任环节干部,组织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赴上海、北京、包头等地参加学习。召开全校大会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同时对教师队伍进行了充实调整。1979年7月调出23名教职员,先后调入40多名教师。年底有40%的教职工晋升一级工资,班主任开始享受津贴补助。
在教育教学方面,在师生中广泛学习,深人贯彻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撤销红卫兵组织,全面恢复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同时学校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布置,提出“以学习为中心,三好为目标”,加强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加强新时期总任务和革命理想、革命风尚教育,激励学生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勤奋学习,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三好、创先进”活动。进行“纪律、学习、品质”三整顿教育,加强了班主任工作。学生要遵守纪律,勤奋学习。尊师爱校,文明礼貌的道德风尚又逐渐形成。上好体育课的同时,坚持“三操、二课、二活动”(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两节体育课、两节体育活动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教学上加强了教研组和毕业班的领导,规定各教研组的教学任务及各科的教学要求,大力开展观摩教学、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成立高二毕业班办公室,规定毕业班各科复习进程。在辅导上,规定早自习由语文、外语教师辅导,晚自习由数理化教师辅导。做好复习巩固工作,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不允许教师不改作业,或叫学生互改作业。这些具体措施有力地促进教学走向稳定的发展阶段。79届高二(2)班学生卢小兵在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中均名列前茅,被内蒙古大学优先录取。韩风枝、杜宝俊等一批同学也在各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韩风枝高考物理96分获呼市单科第一的好成绩,被南开大学物理系录取,高考这一年也取得较好的成绩。各项工作的迅速恢复和提高,使学校焕发了新气象,全校师生满怀豪情地跨人了新的一年。
1980年在教学上除了坚持认真、踏实、细致的基本教学要求外,又提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高水平教学要求。校领导深入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推广教学经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发展学生智力”的号召,各科教师积极响应,文科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文学欣赏、电影评论、诗歌朗诵、普通话比赛和作文展览。理科建立了课外科技小组、举办科学讲座和竞赛专题辅导,学校美术组、文艺队及体育运动队训练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党支部狠抓了“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解决了当时在师生中思想上存在着的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净化了党员和教师的思想,提高了广大师生政治思想觉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热情。高考升学率达到81.7%,取得突出的成绩,从这一年起,一中高考成绩一直保持呼市第一名或第二名。
当年春天,学校图书实验楼加盖第三层,竣工后一中有了较好的图书资料室,理化生实验室,还开辟阅览室,对学生开放借阅图书期刊报纸。在校西北菜园地里盖了一排家属宿舍,解决了当时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校内又增盖了两排教师宿舍。使学校成了每个年级六个班共三十六个班的完全中学。学生近二千人,教职员工160人。而且开始办起高三补习班,因最近几年高考成绩突出,慕名而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挤坏了食堂的玻璃,最多时达到9个班。为了活跃学生课外活动,增添体育用品,购置篮、排、足球三百颗。重建管弦乐队,适应节日演出和市内比赛。规模上、气派上都超过文革前的一中。
80年秋季,高中改为三年制。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改变校容校貌。对破旧的校门进行了改建,新建的一中校门高大、美观、气派。将设在校院内的校办工厂搬到操场旁边新建场地内。在校门北侧种植松树20多棵,林内种满各式草花。走进一中校院,中间为三行37个整齐的平房教室,东侧实验楼、北端办公楼、西北教工宿舍楼整齐壁立,西边小操场与校院襟带相连平坦宽敞;校门内小广场及各楼前均为水泥方砖铺地。楼前及各教室前均有银色栏花池,校门内东楼南端有百米见方的青青松园。人夏校内群花争艳,绿阴满园,琴韵书声悠扬期间,确为一所培育桃李的绝佳园地。
1981年,学校提出要狠抓基础年级和基础课,改变过去只重视毕业年级的倾向,加强双基教学、改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面向全体、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做到“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要求。在教师配备上加强了基础年级的师资力量,在教学上要求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同时加强了对各科课外活动的管理和领导,做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内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为了鼓励教工子女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对学习成绩前100名的给予奖励,对低年级学习差的教工子女,专门开辟自习室,配备班主任,安排各科教师进行辅导,为教工子女办了高考补习班,选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任课,经过一年的努力,高考理科班升学率达到了60%。在全国数学竞赛中我校初三(1)班学生许凌峰获得优胜奖,在呼市初三数学竞赛中我校初三(4)班学生李雪梅获二等奖,初三(2)班学生郭学兵获三等奖。这一年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全部升入高中,升学率为100%。
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学校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从3月1日开学就大力开展“五讲四养”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重点抓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教师要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埋头苦干,勤奋工作;学生要做到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师爱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暑假,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赴山东曲阜、泰山旅游。
1982年,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向当时教改的全国先进典型上海育才中学学习。重点进行两项改革:1、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调整学生在校时间,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活。
为了使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到学有目标,改有方向,学校专门邀请了育才中学全国优秀教师语文教员于漪同志来我校讲学。全校师生齐集西操场认真听取于老师的报告。生动的语言、激情的演讲激起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教改的热潮迅速在全校形成。经过讨论,归纳,学校提出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全体教师都要参与教改,通过教改,把课堂教学中的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满堂灌变为有讲有练,讲练结合,把老师包办代替变为师生共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并要求任课教师抓住三年制的优势,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加深加宽两年制的教材,使学生学懂、学深、学透知识内容,力争80%的学生达到教材过关。同时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校相应调整了每日七、八节课的活动内容,除每周一、六规定的活动外,其它时间均由学生自由支配,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或者文艺娱乐体育活动,以及专题讲座、报告会。而且学科、科技活动小组成员要相对稳定,做到有计划地活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课外活动的开展,给一中带来丰硕的成果:初三年级在升学考试中,毕业生305人,考人高中299人,升学率达到98.3%,重点中学入学率66%;5月在内蒙数学竞赛中高二(2)班安庆红、高三(3)班宋筠获二等奖,高二(2)班陈志坚、高二(1)班樊虹虹获三等奖;9月呼市数学竞赛中高二(4)班边志、高二(2)班安庆红获一等奖,高二(1)樊虹虹、钟海、高二(2)班施征涛、张岩获二等奖,高二(5)班黄东卫、高二(3)班郭军获三等奖;10月全国25城市数学联赛内蒙区一中有8名同学获奖(呼市共取15名):高二(2)班张岩第二名、安庆红第三名、陈克坚第九名……呼市初三数学竞赛初三(3)班张岑、唐永英获三等奖,初三(2)班曹连忠获三等奖;在呼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一中高中李光兰获二等奖,初中严玉琴获一等奖。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美术作品评选活动中,一中学生作品被选中7件,分别参加呼市、内蒙展,一件作品被选送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少年儿童画展。
体育方面,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一中获得青年组冠军、少年乙组冠军,少年乙组亚军;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女子排球获得冠军;射击队获呼市中学生射击比赛团体第一,这一荣誉一直保持十年之久。
1982年一中被评为内蒙体育先进单位,呼市“五讲、四美”先进集体标兵。
1983年,学校工作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继续提出四项要求:1学习育才,搞好教改;2、狠抓“双基”,贯彻常规;3、又红又专,教书育人;4、抓好毕业班,争取好成绩。根据这些要求,学校强调加强教研活动以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各科要在教改中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新的教法。对领导深入一线做了具体的分工。规定了各年级学习成绩及格率及优秀率,并要求在抓好及格率的同时,重点是提高优秀率。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举办了教学工作展览,检阅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果,并选出22篇较好的教改经验总结和论文上报教育局参加10月份的全市教学经验交流大会,一中得奖最多:获一等奖的有:谢茂才《从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王志强、邓妙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的三个加强》,周子敬《画苑勤浇灌,美坛开新花》,刘仪《班主任要在“三育”上下功夫》,体育组《我们怎样贯彻执行两个从容不迫》。姜如璧、陈超英、刘启忠等老师被邀请参加讲师团轮流到旗县进行讲学。呼市教材过关考试一中教师马祥获高中教学第一名,张云雁获高中政治第一名,王立俭获初中物理第一名。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不忘整顿校风、校纪,狠抓两个文明建设:教师爱护学生,认真教学;学生认真读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注意锻炼身体,服从祖国需要。通过“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宣讲英雄人物张海迪、华山抢险英雄群体等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贯彻《中学生守则》,教育学生形成尊师、守纪、爱校的好风气。
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这一年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新风中学”,连续几年被教育局团委、市团委评为“最美校园”,党支部被评为呼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
高考升学率达到70%,市内名列前茅,超额完成高考指标。在学科竞赛活动中,一中获得初二英语团体第一名,初二物理团体第一名,美术书法比赛获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并获团体第一名。
体育卫生方面在呼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一中一举夺高中第一团体冠军,高中第二团体冠军、初中第一团体冠军,初中第二团体冠军,射击队获得团体第一,女排获得团体第一,并代表内蒙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生排球赛。在全市执行体育卫生两个暂行规定验收检查中,一中获得总分第一,发给了合格证书。在呼市重点中学对口检查中,一中各项工作受到兄弟学校和教育厅的好评。
从1983年到1988年学校田径队一直保持团体第一的成绩。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被保送到西安交大、内蒙师大、北京林学院等院校学习深造。
1983年刘仪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