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栏

史料 (二)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319

2013 - 08 - 03

史料 (二)  

                                     ——绥远省立第一中学校

    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归绥道朴寿奉部文,就古丰书院地址,款目改为归绥中学堂时,事属草创,规模狭小,学生仅三十人。三十二年四月,胡孚宸署理归绥道,兼本校督办,大事扩充,筹集的款,建筑校舍,始招考学生一百余人,合原有之数,分为甲乙两班,(三十三年,添设师范简易科一班,模范高等小学两班,连同中学甲乙两班,共计学生二百余人)此胡公为督办时规画之大略也,继其后者率皆萧规曹随而已。(宣统三年,师范简易科毕业者四十三人)宣统三年六月,甲班学生毕业者二十六名。民国元年一月,改称归绥中学校,校长张璞改原有高小甲班为中学第一班;三月,又改原有高小乙班为第二班,五月,中学乙班学生毕业十八名,八月招考第三班。(并招考模范高小科一班,本校在开办时,以归绥风气晚开,士多寒酸,为提倡学风起见,规定学生每名月给律贴银三两,班长加五钱,嗣后次减至一两五钱,至第三班止,取消津贴)第二年,停办高小班,招考中学第四班,八月,张校长辞职,史真修接办,三年一月,史校长辞职,成章接办。四月,成校长辞职,由绥远将军张绍曾委任王定圻接办。八月,添设甲种矿业科一班,师范讲习科一班。是时学生共计六班,二百十余名。四年七月,师范讲习科毕业者十名,十月,王校和辞职,闪钦辰接办。五年一月,改矿业班为中学第五班。三月,闪校长辞职,李文鼎接办,招考第六班及师范讲习科一班。八月,李校长辞职,王大年接办。九月,王校长辞职,俞箴玺接办。十月,俞校长辞职,闪钦辰复职,六年二月,招考第七班,五月,招考师范讲习科一班。十月,闪校长辞职,张德珍接办,到校不及一月,病卒。邱豫聪接办。十月,师范讲习科毕业者十四人。七年八月,招考第八班。是年因本区投考学生仅十八名,道尹周登皞呈准来校肆业学生,每名每年减免两顷地亩差徭。旋即续招插班生五十三名。合前所招者共计七十一名。十二月第五班毕业,八年三月,招考第九班。九年三月,因上年招收新生程度不齐,补习一学期。至是复添招补习科一班。七月,第六班毕业。八月,补习班经甄别试验后,改为第十班。十月,邱校长辞职,祁志厚接办。十年一月,第七班毕业。三月添招补习科一班。八月,改为第十一班。十一年二月,绥远全区学务局成立。本校归局直辖。四月,添招补习科一班。八月,改为第十二班。第八班毕业。九月,募集款项,整顿图书馆。十二年三月,招考第十三班,投考学生,颇形踊跃。前定减免差徭办法,自该班起,即行取消。四月,祁校长辞职,阎肃接办。七月,第九班毕业。是月,阎校第辞职,周炳章以学务局科长兼办。八月,将前招之十三班改为新制初中一年级,辟本校前购大庆昌地址为运动场,将图书馆前空地辟为网球场,筹设图书室。十三年,周校长辞职,赵允义接办,三月,添招补习科一班,兼收女生四名。本省中学招收女生自此始。五月,扩充图书馆。七月,第十班毕业。补习科经甄别试验后,升为第十四班。九月,改建学生斋舍,添设木工教室及盥漱室。十四年一月,都统马福祥捐助本校图书一百七十四种。二月,添招补习科一班。五月,奉教育厅令,将归绥中学校名称改为绥远区立第一中学校。七月,第十一班毕业。补习科经甄别试验后,改为第十五班。八月,添设成绩室。十五年一月,都统李鸣钟捐助本校图书馆基金一千八百元。二月,教育厅拨给图书馆款六百元。添购图书二百八十二种。三月,添招补习科一班。四月,整顿各县学田。并将萨县代办学田收归自办。计十五年度,本校共有旧制四年级一班,新制初中一、二、三年级各一班,补习科一班。合计男女学生二百零六名。十五年六月,旧制第十二班毕业,新制十三班毕业,旧制至此停办。是年秋,增设高级一班。十六年六月,新制第十四班毕业,秋季续招高级第二班一班。是年本校共有初级一、二、三年级各一班,高级普通科第一部一、二年级各一班,计五班学生一百五十七人。十七年一月,赵校长辞职,库耆隽接办。六月新制第十五班毕业。八月,库校长辞职,赵允义接办。是月续招高级第三班,初级第十八班。赵校长旋又辞职,李正乐接办。十八年二月,李校长辞职,冯光荣接办。六月,高级第一班,初级第十六班毕业。秋,李续招高级第四班,初级第十九班。九月,冯校长辞职。秋,李正乐又接办。十九年二月,李校长辞职,班浩接办。六月,高级第二班、初级第十七班毕业。八月续招高级第五班,初级第二十班。二十年五月,班校长辞职,崔毓珍接办。六月高级第三班,初级第十八班毕业。秋季续招高级第六班、初级第二十一班。十月,崔校长辞职,赵允义接办。二十一年二月,赵校长辞职,李耀春接办。六月,高级第四班、初级第十九班毕业。八月,续招高级第七班、初级二十二班。是年本校共有高级一、二、三,初级一、二、三年级各一班,计六班,共男女学生一百八十余人。

    案:自民国四年冬,校长王定圻辞职,继其后者,率为分发本区候补知事。因候缺而暂来长校,及补缺而续派闲员。用人者视为调剂官僚之地,长校者咸具传舍寄寓之心,往往一年数易,致校务无从改进,学风亦渐颓唐,是可谓本校中衰之时期。至十一年学务局成立,事有专属,校长一职不至如前之更调纷纷,得以久于其职,悉心整顿,不数年而风规复振,成绩昭然。于以见办学职责,首重专一,校长而以行政人员兼充或暂代者,校务断无起色之望也。

    本校设立最早,学额亦较他校为多,历年扩地建筑,设备颇称完善,现设有教室七座,理化仪器室一座,图书馆一座系楼房,阅报室一座,大礼堂一座,游艺室一座,约计四十间;盥漱室一座,学生膳室三处,学生寝室分为五斋,其余办公室、教员室、夫役室、厨房、茶房、储藏室及一切用室,约计一百六十间,统共约计二百间。各室均取新式,甍砖盖瓦,整齐坚固。操场一方,占地约六亩,划设网球场二、篮球场一、跳高、跳远场各一。

    本校开辟时,初办甲乙两班为五年制。自第一班至十二班为四年制。十二年八月,招考初中第十三班起,均为三三制。十五年添招高中一班。自此以后,年招高中、初中各一班,均为三三制。自开办至今,共毕业初中生二十一班。(甲乙两班在内)计五百八十三名。高中生四班,计五十三名。现有高中一、二、三年级各一班,学生共~百余名。初中一、二、三年级各一班。

    学生共一百六十余名。经费在归绥中学堂对期,至为充裕,年支银一万二千余两。(师范学校及模范高小校经费均在内)计古丰书院旧款及各县官商捐集银所生之息,年约六千两。丰、宁、兴、陶四县四厘粮租银,年拨二千两。归化厅烟酒税项内提用银,年约三千两,其不足之数,由学田租银补助之。此胡道孚宸兼本校督办时规画之大略也。民国元年,各县商会因辛亥革命军事需款,挪用学校捐款本息,而归化厅税款及四厘粮银,亦均停拨,以致经费异常支绌。三年一月,规定年支经费一万二千元。八月,规定常年经费一万五千元。四年一月,道尹张志潭会同财政分厅厅长刘瞻汉,核减经费,准由财政厅年支一万元。其有不足之数,由校内原有生息及学田租银补助之。五年十月,因经费支绌,将萨县发商生息之本银一千四百两悉数提用。八年二月,奉道署令,年增经费六百元,以备理化实验之用。十年八月,因改建学舍七十二间,提用归绥县发商生息银二千两。所有以前发商生息银,至此完全用罄。旋经第三届教育行政会议议决,每年由四文斗捐项下补助本校经费二千四百元。除由财政厅年支一万六百元,教育厅年支二千四百元外,不敷之数,由学田租银,学生学费补助之。是年秋,因增设高中一班,年加经费三千二百九十元。十六年秋,增设高中第二班,增加经费六千六百六十六元。十七年秋,增设高中第三班,增加经费五千八百四十元。二十年一月,因生活日高,办公费不敷分配,增加补助费全年二千二百一十三元。现在由财政厅全年支领二万六干四百元。由教育厅年拨四千六百七十三元,本校学田亦为每年收入之一,惟历年以年有丰欠,所收数目,多寡无定。安北学田现用包租办法,年收约一千元,亦皆消耗于修筑费用。武川、萨县两处学田自十六年整顿后,武川年约收租银二千元,萨县年约收租银一千元。余详学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