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栏

一 中 往 事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185

2013 - 08 - 07

一 中 往 事

    人在一生当中,对于往事会有许多难忘的记忆,而我心中最难忘的是我的中学时代。我的母校从1903年到现在2010年已有一百零七年历史,是赫赫有名的塞外名校——呼和浩特一中。从1959年入校到1962年毕业,在这里我度过了三年难忘的岁月。这三年恰逢我国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在这三年困难时期,意味着我们这代人除了正常年代学子们共同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经历外,却又经历着人生在困难年代特有的艰难困苦和所衍生出的许多故事,令人终生难忘。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如何面对和提高人的应变能力是那个年代的特点。

    我为自己一九五九年考入呼和浩特一中而自豪。那时的一中是区内外很有名气的一所中学,她云集了一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更因为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而著称。

    我进校那年,呼和浩特一中已有五十六年的建校历史。学校最初始建于一九0三年,就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先后定名为《归绥学堂》、《归绥中学校》、《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她鉴证了呼和浩特在我国近代改朝换代的历史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更为甚者在抗日战争中,日寇占领绥远,学校一度被迫解散,校园沦为日伪医院,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才又恢复为归绥中学。这其间许多进步的老师、学生参加革命,他们的光荣经历在呼和浩特一中的校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九五九年九月一日,我踏进了一中的校门。就在这年的七月二十九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学校的院墙、校门和门前的和平桥,通往操场的道路都被洪水冲垮,校舍也严重损坏,一开学,全校师生便开始了建校劳动。我所在的班是初86班,班主任是韩登日老师。报名那天韩老师对我说:“小学你是中队长,我看暂时由你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吧。”从那天起,我这个生活委员一干就是三年。当时市里的学生大多走读,但也有住校的,我家虽在市里,因父母工作忙,所以一进校便成了住校生的一员,从此开始了我的中学生生涯。

    当年洪水过后,一中满目疮痍,原来在学校南面的校门和门前的和平桥都被冲得无影无踪了。学校决定改东门为校门,组织所有班级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建校劳动,没有几天一座暂新的校门座西向东矗立竣工。狭窄的小东门从此被宽敞的校门所代替,一直沿用到现在。师生们的双手清理了校园内的淤泥,重建了倒塌的墙壁,修整了通往后沙滩大操场的河道和道路,并在操场边上开辟了一块很大的菜地,种上了蔬菜、土豆和小麦。因为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每次劳动接受任务,领取工具都是我的工作。

    当时,呼和浩特一中从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四个班,教室全部是平房,位于青年广场和办公二层小楼之间,前后共四排,每排六个班。教室每三间相联,中间是通道。初一年级在前面,高三年级在最后边,依次排列。学校为了加强初一学生的管理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同年入校的高一年级做为辅导班,并选派出辅导员协助班主任老师工作。那些辅导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对我们新入校的小弟弟、小妹妹们非常关心,每当建校劳动时,他们总是挑脏活、累活干,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和传、帮、带作用,辅导班的团支部负责两个班的组织工作。

     一九五九年开始,国家进入了困难时期,各方面的物资匮乏。开学之后由于纸张缺乏,教科书迟迟不能到位,学校便动员上一年级的学生为下一年级捐书,把他们用过的书籍捐献出来以解燃眉之急。直到开学两三个月之后,书才陆续到位。书本纸张质量很差,粗糙发黄,就这样同学们还是非常高兴,珍爱有加。

    学校教室里没有暖气,一到冬天每个教室里生着两个二号火炉。我这个生活委员每天下午放学前和值日生一块到总务处领取第二天的烤火煤和引火的树梢子。煤炭和树梢子要过秤,然后用放炭的木箱子抬回来,第二天一早由值日的小组负责打扫卫生和生火。当时,同学们年龄都小,往往是搞得满教室烟雾迷漫,老师上课时不得不门窗大开,边放烟边讲课,本来为了取暖结果却适得其反。

    那个年代,中学生的粮食供应标准是每月三十二斤。城市里的住校生月初把从粮站领出的粮票交到学校,农村的学生是把户口迁到学校,亦按学生标准供应,伙食费每月八元。那时供应的细粮很少,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百分之八十是玉米面和杂粮,蔬菜副食都凭证供应而且少得可怜。为了让学生们尽量不饿肚子,校领导和总务处的老师们想出了很多点子,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把住校生按高低年级、男生女生分类,定量标准分为三个档次,三十四斤、三十二斤、三十斤。高二、高三的男生吃三十四斤,高二、高三的女生和高一、初三的男生吃三十二斤,年龄较小的初一、初二学生们吃三十斤;其次学校在后沙滩操场旁办起了小农场,所收获的蔬菜、小麦也可补贴食堂之用。各班轮流参加劳动,学校还发动食堂的炊事员师傅们搞增量法,蒸馒头、窝头面要稀软,主要是为了增加体积;蒸米饭时多放水少放米,上锅前先用水浸泡两小时以使其充分膨胀。此外,学校修起了猪圈,最多时养了二十多口猪,遇有节日还能组织几次会餐。为了减少学生的体力消耗,学校提倡劳逸结合,停止了一些剧烈的活动,改之为打太极拳和跳安代舞。还延长寒暑假的时间1961年的假期曾经延长为3个月。

     一九五九年我进校时,呼和浩特一中已有一千多学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困难年代里,同学们非常艰苦朴素。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兰制服,一双球鞋成了大家的主要装束。没有书包的许多男生就用一块白布包袱皮包上书本,往腰上一系当书包用。学校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田径队、篮球队、射击队的同学们训练时穿着红的、兰的印有一中字样的运动服让人非常羡慕。学校还针对这些运动员热能消耗大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增加了粮食定量补贴。一中当年的许多学生运动员都曾经取得优异成绩,有的还保持呼市记录。

    每年的助农劳动是学校的传统,也是学生的必修课。记得一九六0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土左旗善岱公社参加秋收劳动。去善岱公社,下了火车还要走很长的路,一路上欢歌笑语大家十分开心。到了公社,我们几个班被分配到大岱大队,队干部带着我们几个生活委员和带队老师一块号房子、领任务,从第二天开始帮助各生产队拨麦子。晚饭队里给吃的,是二莜面。大岱的水质不好,又咸又涩,好多同学二莜面就用水泡着吃,不用盐汤。

    呼和浩特一中当时的校办工厂也很有名。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学校办起了金属加工厂、皮带油厂、焦油厂和骨粉厂。这些校办厂成了学校们的实习基地。工厂聘用了专职工人师傅,他们对劳动实习的学生耐心帮助指导,产品的销路也很好。

     学校不光是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也很高。尽管在一九五四年一中的二部从学校分出组建了呼和浩特第四中学,一九五八年又分出一部组建了呼和浩特第八中学,教学质量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在校时,学校除了期末、期中测验外还经常组织年级会考,对数、理、化、语文、俄语会考的前几名学生,按名次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尽管当时正处在困难年代,呼和浩特一中的升学率在全区还是名列前茅的。

    一九六二年,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我的初中时代也结束了。三年前,我踏进母校呼和浩特一中时还是系着红领巾的少年,而走出校门时已成长为一名知识青年。伴随着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渡过了我的中学时代。三年中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还接近了工人、农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在困难环境中如何以乐观的态度直面人生。

姚一平     2010-7-15

2010年8月3日发表于北方新报29版《青城故事》